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介绍 > 正文

(成都明斯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

  聚科技人才力量,谋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铸成都新经济辉煌。9月29日,“蓉”归故里·电子科大日科技成果校企“每月一对接”活动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体育馆隆重开启。这也是科技成果校企“每月一对接”的首场主体活动。

  出席活动的有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烈东,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徐红兵;成都高新区党工委、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有关负责同志,各区(市)县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电子科技大学有关学院领导、专家及校友企业、在蓉企业代表和投资机构代表们参加了活动。

  

  

  

  

  刘烈东:让更多科研活动结出硕果

  刘烈东副市长在致辞时表示,为进一步深化校地企合作,促进高校科研与产业对接,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每月一对接”活动将面向高校院所,创新创业团队,以及从事投融资和技术转移的机构,在每月的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开展创业成果对接活动,培育以高校院所成果打包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形成以高校院所成果为核心的科技招商模式,加速科技成果在蓉落地转化。

  他说,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市第一大产业,产值已达6000亿,电子科技大学人才辈出,培育了一大批世界信息产业和工程界的优秀人才,产生了一大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科研成果,是成都市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力量和支柱。成都既是宜居之城,也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资本、创业基地和创新的合力点。他呼吁科研工作者、企业家、创业者,投资人加强科学研究、对接,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企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沟通和合作,让更多科研活动结出硕果,走向市场,创造价值!

  科技成果校企“每月一对接”启动

  创新引领发展,科技改变未来。现场科技成果校企“每月一对接”首场主体活动正式启动,这一重大新举措必将把成都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烈东、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徐红兵、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吴健,投资机构代表盈创资本合伙人易宇及企业代表四川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文斌共同启动水晶球,开启科技成果校企“每月一对接”序幕。

科技成果校企“每月一对接”活动通过一个面向、二个平台、四个形式、三个链接、三个服务重点,着力培育新企业,打造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即面向三个五大产业和产业生态圈建设,通过线上“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依托线下校企介对接活动平台,以每月一场主体活动+科技项目诊询会、创新群英会、创业大赛,链接高校人才和技术供给,链接企业技术需求,链接技术转移和创业孵化中介服务,服务校友企业投资创业,服务高校教师成果转化,服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助推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一校一带”产业联盟授牌仪式

  “一校一带”行动计划是电子科技大学以全面推进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为切入点,在成都市高新区建设以高校成果转化为主的电子信息带,形成以“电子信息+”为核心,集教育实训、孵化转化、产业加速和园区发展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发展产业带。目前已建成超过15万平米的创新创业载体。

  现场举行了“一校一带”产业联盟授牌仪式,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烈东、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徐红兵及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徐富艺共同为初期拟成立的“大数据”、“军民融合”、“生物医疗”、“车联”、“下一代无线通信”、“数字传媒”六个产业联盟授牌。

  

  六位理事长单位:四川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荣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艾立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成都研究院、恒信东方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为落实“培养行业精英”人才培养定位,电子科技大学特成立“栋梁工程立人班”,并与“一校一带”产业联盟签定实训基地。现场,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徐红兵为电子科技大学“一校一带”立人班实训基地同学代表授牌。

  项目路演

  现场共有“军民融合·安全可控神威小超算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基于Docker的企业级云操作系统”、“白带常规智能检查机器人”、“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磁轭共生电磁热成像微纹检测系统”、“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芯片系统”六个项目进行了现场路演,技术含量爆表的项目,一度在现场引起众多投资机构的兴趣,一时间提问者众多。

  

  

  近年来,成都市围绕建设西部科技中心和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中心任务,大力推进校地合作,与高校院所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不断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地落实,进一步打造环高校产业生态圈,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在推动科技创新,助力新经济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一是全面深化校院地协同创新

  市政府与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四川农大、成都理工大学和中科院成都分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科研机构,依托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环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区的平台优势,深化校院地协同创新、产学研有机融合,促进高校院所科研、人才和学科优势与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域外知名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平台、科技产业园区。

  二是深化职务科技成果“三权”改革

  出台《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支持在蓉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重点复制推广“早确权、早分割、共享制”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先后两次召开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现场会,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电子科大、成都理工大学、市农林科学院等出台专项改革方案,“三权”改革落地落实,西南交大积极探索职务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168项职务发明专利完成分割确权,知识产权评估作价入股总值超过1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4亿元;四川大学已有近30项技术成果确权,已有7个项目落地转化,引资8亿元。

  三是开展成果转化试点示范

  制定出台《成都市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与资助管理办法》,支持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采取政府引导,高校、企业及社会资本共同投入的建设模式,聚集了多方资源和技术优势。制定《成都市创新驱动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支持在蓉高校院所与地方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专业楼宇等科技成果转化区。深化建设环川大知识经济圈、环交大智慧城、环电子科大“一校一带”、环成都理工大学知识经济圈建设,在成都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科学城、菁蓉镇和环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区开展成果转化试点示范。

  

  在深化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方面,2016年7月,成都市政府与电子科大签署了《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 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推动高校与本地企业协同创新、推动高校向创新创业型大学转型、建设环高校成果转化区和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方面开展合作。

  一是校地共同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

  电子科大拟定了《电子科技大学成果转化行动方案》,全面启动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是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

  成都市与电子科大共建了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成都天府新区与电子科大、成都技术转移集团签订三方合作框架协议,校企地三方将通过在成都科学城共建“天府数智谷”,重点围绕大数据、智慧信息系统、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等六大领域展开合作,推进天府协同创新建设。双流区已与电子科大共建电子科大研究院和电子科大产业园,电子科大研究院及产业园一期已投运,电子科大产业园二期将于2018年投运。

  三是校地共建电子科大“一校一带”

  成都高新区和郫都区分别与电子科大签署合作协议,实施“一校一带”行动计划,即:以“互联网+”为核心,集教育实训、孵化转化、加速发展等功能为一体,打造电子科大(一校)在成都市高新区、郫都区成果转化产业带(一带)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示范区——“中国硅谷”。目前,已初步建成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创业教育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在内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责编/采稿:何华

  美编:万东篱

  校对:苏吾德

  摄影:张永祥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